开启左侧

用好你手头的,你就是最牛的——Waves 访前央视录音师符亮

来源: ajin 2018-3-20 16:13:3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2280
3358_1521365502_thumb.jpg

符亮,前央视音频部录音师。曾多次担任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顶级体育赛事转播项目的音频系统设计及主调音师。参与过央视多辆转播车、环绕声录音车等外场转播系统设计和建造。

结束了在央视十四年的工作,如今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探索全新生活,但一和Waves聊起录音,他依旧充满热情。以下就是符亮老师精彩的口述故事整理,平实接地气的同时,专业信息量巨大。特别是他最后对“正版vs盗版”的见解,颇为值得深思。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是个半路出家的野路子出身,没有学过一天的专业音频课程,基本都是自学的。做音频这个行业其实和我从小喜欢音乐有挺大关系的,上初中那会儿我开始喜欢听欧美的摇滚乐,像Bon Jovi、Mr.Big什么的。那时候没事儿就跑到中关村、五道口去淘“打口带”,现在家里的储藏室里还放着好几百盒呢,估计已经都早已经消了磁变成砖块了但也一直没舍得处理掉。

大学是在广院学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一个纯工科的专业,总有人听了就问是不是修微波炉的,跟录音完全不沾边。不过那时候没少和录音系那帮(至少表面上)喜欢玩音乐的同学们、师哥们混在一起,感觉像找到组织了。从那时渐渐接触到了电脑音频制作,当时用的第一个音频软件是Cakewalk。

3675_1521365519_thumb.jpg
“Cakewalk 9,很多音乐人的启蒙音频软件”

虽然那时候真没什么基础,但是真就是喜欢,没事就自己琢磨,结果毕业设计写的也是关于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内容,答辩跑到人家录音系去答的。答辩的老师觉得很奇怪,问怎么没见过我上课,我当时心中那是相当地忐忑,不过好在最后还是顺利地毕了业,答辩还拿了个良。刚好那一年中央电视台音频部招人,当时想着这个和录音沾边儿,可以去试试干一阵,没想到一干就是十四年。

十四年在央视

这些年其实我算经历和见证了我国广电从标清到高清再到超高清这样的一个变革时代,而声音则是模拟到数字再到网络化,从单声道到立体声再到环绕声、三维声。单纯从技术上或者说从声道数量上来说,十几年的时间这样的发展和进步还是很惊人的。央视的音频部是个非常重视技术和业务的部门,部里从上到下都有很好的学习气氛,在前沿技术上也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平。对于我本人,这些年来的工作经历也算是我积累的一笔财富,跟音频相关的大大小小的工作做过很多,其中有很多难忘的经历:作为话筒员在直播进行中跑到台上给主持人替换没有电的话筒,在大雨中举着话筒杆跟着主持人跑一整天拍专题片,在棚里录着音还不忘跟着配音导演一起给为动画片配音的演员们“挑刺儿”,在沈阳冬天零下30多度的室外连夜吊装几百斤的音箱,开着高尔夫球车在球场里一路狂奔赶着装话筒,在马德里和OBS奥运会音频负责人“抬杠”讨论制作方案等等。说实话,14年时间让我对这份工作和一起共事的同事们都有了挺深厚的感情,这些经历现在回想起来都历历在目。单纯从业务角度上来说,这里面我最喜欢做的是环绕声节目的混音——当你用精心布置的一系列话筒在转播车10几平米的小地方里整出了一个体育馆甚至像鸟巢这么大场地的现场气氛来,还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1001_1521365541_thumb.jpg
2016年里约奥运会,在体操公共信号综合制作系统的转播车音频间里”

“后期”往事

最早接触Waves记得是在2005年,在制作纪录片《故宫》的时候。看到录音系的师哥苑学成在母线上挂了个L2,感觉声音立刻不一样了,瞬间就对它神奇的效果顶礼膜拜。那时候的我在后期还是个“小白”,完全没办法理解它怎么能把响度做得那么大还不失真还挺自然,觉得简直不能再神奇了。
2129_1521365555_thumb.jpg
“Waves经典的L2,虽然现在已经出了更好的L3但还是有很多人更愿意用它”

说实话,《故宫》是我做的第一部纪录片,我真的是边干边学。这个纪录片的同期素材比较少,也没有请拟音师,很多音效都是我们自己在棚里自己拟音自己录的。那时候真是没日没夜的泡在棚里,但也是乐在其中。比如说瓷器的那一集,为了模拟粘土在拉胚机的声音,我们就拿洗手液在棚里愣搓了一个多小时,搞得负责的录音师陈宏义洗了10分钟手都没冲下去那个味儿。
7202_1521365571_thumb.jpg
现在听自己当年的作品,仍能感受到那时的创作激情,但也能明显听出我很多处理手法上的幼稚。而且特别庆幸的是,我在制作期间跟那些如施润玖、王冲霄等很有想法的导演有了很多沟通和学习,他们对声音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要求,我觉得在影视声音制作里很多根基性理念就是在那时候形成的。

央视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只要你有学习的欲望,真的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平日不忙的时候,我就跑到圆楼的录音棚去“串门”,运气好的话可以碰到李小沛老师。李老师人非常好也很随和,关键是还愿意教我们,往往一两句话就能点明一些关键点。记得《故宫》混录完成后,李小沛老师听后给了几点建议,其中一点就是数字味太重,建议我们过一遍模拟设备,比如找个模拟的录像机 “过个带”,声音就自然多了。可惜的是当时我还是太年轻了,搞不懂这道理,直到多年后才明白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设备

说起设备,我一进台就赶上数字化改造,接触的都是数字系统,所以后来这些数字化的系统上手都比较快。前几年,也就是在央视后半段时期的工作之一是做系统设计,每天就是琢磨各种设备,所以广电圈的各种音频设备还是摸过不少。工作中我非常喜欢Studer的Vista系列和Lawo的mc2系列调音台,强大的操控性和完备的功能让我在直播中感到很踏实,觉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下;对于电视转播我喜欢Genelec的SAM系列监听音箱,它的校准很方便,让我们不用去靠猜来工作;当然声学条件好的情况下我也喜欢Dynaudio的声音,听起来很自然很松弛,可以减缓长时间工作的压力;还有就是Waves的SoundGrid系统,它把后期的制作理念迁移到了前期,这对于外场音频制作绝对是革命性的产品。
2388_1521365583_thumb.jpg
央视最新的一辆面向音乐录音的小型录音车系统内首次在车上安装了Waves SoundGrid系统,配合Lawo的mc2 56 可以最大程度解决狭小空间内实现多路音频通道处理和效果器的方案,大家再也不用担心效果器不够用了,不过可惜我也用不上了。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备,这里隆重推荐“全世界最小”的AES3音频接口SE1002。这是我和一个香港朋友Stanley共同设计并研发生产的,它只有一个卡农头那么大,可以从电脑或手机输出无损的AES3数字音频信号,非常适合演出现场还音和大屏幕播放。借着我在里约奥运会期间的推广,我们这个音频接口在世界最大的转播公司NEP前前后后卖出了几十套,口碑非常好,现在在加拿大的很多同行们看了也都很有兴趣想找我订货呢。
9191_1521365594_thumb.jpg
现在我在蒙特利尔家里有时会接做一些影视和有声读物的音频后期工作,挣点暖气费的同时还可以怀念下重操旧业的感觉。在工作中当然必不可少的会借助Waves插件的帮忙,我最喜欢的插件有L3、C6、NS1、Vitamin和F6等等。尤其是F6,最近还刚刚升级增加了RTA功能,功能全面、界面直观、音质出众、操作便捷,绝对是神器。前一阵在群里也介绍过我对它的肤浅的认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4370_1521365616_thumb.jpg
“Waves神器F6”

现在工作中用的最多的DAW是Reaper,相比作为“行业标准”的Pro Tools,Reaper很多功能和设计我都超级喜欢,比如每个通道可以随意插无数个插件,比如各种可定制的功能和界面,比如每个通道都可以灵活地发送及被发送给任意通道。用过的DAW也不少了,像Reaper这么对我路子的真是不太多,也有可能我对当年做后期用的Pro Tools 7有阴影了。
1883_1521365628_thumb.jpg
功能强大且价格公道的Reaper”

“秘诀”

我对声音处理其实也没有秘诀,但却有三点算是总结的经验教训吧,希望对刚入行或者有迷惑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第一就是正确地监听。我认为,音频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监听,没有之一。我见过的很多制作和作品中,包括我自己犯的很多错误都和监听有很大的关系。现实的房间中从没有完美的监听条件,任何监听系统都会有问题,或大或小。除非你对它非常非常的了解,否则很容易影响你对声音处理的判断。音频制作之所以难,是因为你要在一个不完美的监听条件下制作出适应任何听音环境的作品。想要保证相对专业的制作需求,我认为,至少要有一套以上的监听设备来检查你的作品,它可以是几套监听音箱,也可以是音箱和耳机配合。我现在在家工作选择的是IK的iLoud Micro监听音箱,耳机用的Sennheiser的HD25和AudioTechnica的M70,以及我认为全世界用户量最多的苹果EarPods作为参考,配合Sonarworks的Reference和Waves的Nx使用,在家里简陋的监听环境下还是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
3357_1521365646_thumb.jpg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Waves的Nx,它是个很有意思的产品。它不光具备耳机的频响矫正功能,还能可以通过HRTF用立体声模拟多声道监听,即使没有专用头部追踪器也能通过摄像头来追踪头部的动作,让你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家用耳机做多声道混音,可以说Waves开发人员的脑洞还是很大的。

第二,尽可能使用正版。自己开始学习用Waves那阵,作为曾经的“盗版”用户,我发现我有这么多好用的“免费”插件可以使,真是觉得自己可以灭天灭地灭空气了。但结果其实是把自己给灭了,除去各种不稳定给我带来的麻烦,我发现自己做出来的东西真的不怎么样。为什么?其实说白了还是不会用。虽然那个时候网速也不快,下一个盗版插件也得老半天,但是一旦用了声音不对,你就会觉得不是你的问题是插件的问题,你就会相信网上的那些说这个插件声音不如那个好,去找更“好”的插件。你会总想找到一个更简单或更贵的来用,或者总是更新到最新版,认为就能解决问题,但结果往往不能如你所愿。所以其实,盗版对我们业界的损害,不仅仅是损害了厂家利益,也损害了用户理性——“随手可得”的东西让我们无法珍惜,没法用心去理解产品精髓。所以如果真的想做出好的作品,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尽量购买正版且认真研究和学习它的功能和特性,你会发现你的作品水平一定会上一个台阶,也对得起花的钱和时间。

第三,不要迷信设备。对于音频制作,甚至在各种作品的创作中,情感、创意和想法永远是第一位的。就像在摄影圈总有人问镜头重要还是机身重要,认同最多的答案其实是镜头和机身后面的那个“头”才最重要。

工作初期我就经常纳闷,为什么我用的设备都是顶级的,声音出来怎么是这样子的呢。后来明白了,要想做出好声音,先要在作品中投入情感,并且有好的声音审美,然后是正确的处理,再然后才是设备的品质。这是除了硬件设备厂商以外圈内人的共识。而设备只是工具,是帮助我们实现目的的辅助手段。真正的高手,能用最简单的素材和设备就做出作品,就像一个好的厨师可以用最普通的食材和厨具做出完美的菜肴一样。所以,当你觉得你的作品不够理想的时候,第一时间应该先想想作品中缺的是不是感情和创意,想想自己的处理手段是不是有问题,而不是一味想着升级设备、硬件。

不要迷信,用好你手头的,你就是最牛的。

谈谈蒙特利尔的生活和国内音频行业

蒙特利尔作为加拿大一个时尚的文化中心,到处洋溢着艺术气息。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个小公园,时不时哪天在里面会突然出现一架钢琴,当地各色的音乐家们会过来演奏,来往的人也常常会坐下来弹奏一曲,非常有小资情调。夏天的时候在Downtown三天两头就有个演唱会什么的,好多都是免费的,相当过瘾。能明显感觉到这边音频行业的整体素质比较高,无论什么档次的演出,哪怕是商场里搞促销活动声音都做得非常地讲究,这点让我很服气。
2779_1521365660_thumb.jpg
随处可见的涂鸦,画的去世不久的Leonard Cohen

觉得这几年国内音频行业发展得很快,也越来越理性化、成熟化和系统化。从全国的广电行业来说,各个制作媒体的音频制作流程和系统都越来越规范,各家电视节目的声音质量都比前几年有了质的提升,很多重点直播节目的声音我认为可以达到国际水准了。可以看到,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关注专业音频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向往和涉足这个领域,同时还有很多资深前辈和厂商(比如Waves)以专业视角和姿态培育着更多专业的人群,整个行业都在积极地向前推动、发展。我也很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余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像曾经影响过我、指导过我的很多前辈们一样,给年轻的同行们带来一些引导和启发,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需要的每一个人,也能在分享和探讨中继续学习和了解更多相关的行业知识。

我相信这个行业会越来越好。
转自:音频应用 作者:florianfrea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