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相比来说,广告音乐的修改率就更高了。甲方或导演的任何一个想法都可能导致音乐作废,从头改作曲。
黄:确实,我之前也做过广告音乐,有时候他们不会从音乐角度去考虑,而且单纯看画面提要求。很多时候时间点都不再音乐的拍子上,很头疼。
Waves:时老师,您电视音乐也经手了很多,比如最近的《扶摇》。电视剧音乐和电影音乐最大的不同您觉得是?
时:现在电视音乐的制作都非常高效,一般都不贴片做,不用去对点,大部分都是看了剧本之后直接写印象音乐。有时候也会给作曲几集样片,根据样片再发展一些音乐动机,不过这种情况很少。悲伤的几首、高兴的几首,人物主题几首,大概这样统筹一下就开工了,最后再往剧里找位置放。所以你可以发现,电视剧音乐大多不太像电影音乐那样有感染力。像美剧有时候一集的整体质量都会比国内电影还好,所以我们还差着很远的距离。
不过这些影视音乐我都是分层制作,在每个乐器的分层上都做好Limiter,总线还有挂一个防止冲红。不过还是尽量要在前面就把响度做上去,这样能保证分层的比例差不多。要是在总线你加了8dB的提升,再Solo每一轨,压缩就都不一样了,不是过载了就是比例出了问题。比如有人编曲时在总线加了L2,声音做得很响,导分轨时也不清楚具体比例,到棚里一放就是一锅粥乱套,完全不是自己的歌了。
很多时候其实是鼓和人声的动态大,导致压缩器过量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你在前期就控制好,到总线时就少了很多麻烦,响度其实更好控制。最近做《中国新说唱》节目时我都是用的这种分层控制的方法。
Waves:所以说,所有这类影视的Stem您都已经提供到了母带水准。
时:不过自己做母带还是有弊端的,因为你混音时会觉得已经完美,没有更多的想法了,这时做母带就很有风险。根本找不到自身的毛病时,自己母带的质量只会下降不会提升。响度变大,动态少了,音质一定会下降。如果有经验丰富的第二个人来做母带,他会找到你的不足做出客观修正,动态虽然小了,但有问题的地方都还能弥补回来,会给音质带来提升。
同响度下对比,如果你能让自己做的母带追上混音的状态,就已经特别成功了。响度变大了,乍一听肯定觉得不错,但其实是被音量骗了。不过现在主歌副歌一样响的情况还是很多,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客户要求。现在听歌的媒体主要是手机和耳机,动态太大了会太直接,听着不舒服。
Waves:这几年有很多智能母带软件和线上服务,二位感觉如何?
时:国外现在有一些在线母带服务,我试过,觉得大部分还挺靠谱的。虽然现在这种母带还是跟棚里做出来的很有差距,但智能母带和在线母带服务肯定会越来越好——得到的数据经验越多,算法就越精。
黄:母带操作和使用人群也有一定关系。有时候客户在我们编曲阶段就想听到最后的效果,所以就需要先加一些母带处理进去,达到响度、动态、低频下潜等等。虽然你明知道最后还有专业的人去做这些,但也只能先快捷地实现一些效果。
时:原来的很多细分工作都混在一起,编曲阶段就介入了混音和母带。不说音质的话,像Ozone之类的产品整合性就很好,一般人使用还是直观方便。
说到母带饱和处理,Waves的Vitamin也很好用,在《新说唱》里我就大量地用在了人声上。因为现场都用的是动圈话筒,没有话筒头,选手还“堵”在嘴上唱,声音会缺失很多东西需要用饱和失真来弥补。通过去年的经验,我也下功夫找到了方法,把这种很扁的声音做得更好听。很多颗粒感和低沉的声音都需要Vitamin这样的饱和失真来处理。其实最近很多插件上都有饱和失真,Softtube、插件联盟的产品都带,甚至话筒模拟其实也是,有时候你甚至能听见里面的过载。
Vitamin
多频段谐波增强器和音色塑形插件
黄:我记得你在《药神》的人声里还用到了LoAir?
时:对,LoAir很适合在影视音乐里做超低频,在音乐中的某些点放一些特别低沉的声音,LoAir是首选。音色音源都不会产生那么重的低频,也达不到那种密度,用硬件也很难实现。用LoAir的低八度功能,可以把70-80Hz再往下降一些,补充超低频出来。用LoAir的那个人声本身在100Hz左右——没那么低,我想让它下到50-60Hz,等于造一个胸腔出来。不过使用LoAir后,我需要把最下面比较脏的超低频再切掉。
LoAir
次谐波低频发生器
Waves:刚才说到软件插件的智能化和视觉化越做越好。那工作时是更依赖参数视觉化,还是更多靠耳朵去听呢?
时:我习惯还是少看界面,这样对自己也是一个训练。不过如果你需要效率,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工作,视觉化还是必要的。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会把一些插件的频谱仪曲线界面关掉,只留着旋钮。像Scheps Omni这样的通道条就非常纯粹。我的使用目标就是,自己能虚拟地看到声音。混音时,你要对声音构建一个图像化的构想,虽然仅仅是在你的头脑里。
黄:视觉有时候会对声音处理形成打扰。
时:比如你做Automation时,看着线或波形去做,特别难推出情感来。一看到波形大了,你会下意识地去拉推子,但其实经过压缩它的声音已经不大了。我见过很多前辈混音师都是盲听来推Automation,根本不会去看屏幕,但是效果真的很好,情感很足。他们都是使用大型调音台入行的,VCA的Automation都是写到调音台里,是看不到的。我虽然是从电脑混音开始的,但现在也会训练自己不看屏幕。
黄:混音的时候我和导演给峰哥起了一个绰号——“首席推子”。我们发现,录出来的东西和自己想要的还是有差距的,这时峰哥就用推子推出很多情绪的东西,改变还真是很大的。
红色箱子是GBR Studio 600。
时: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是希望每一轨都能手动推一下。我最开始是玩乐队弹贝斯,后来做编曲,最后才到混音,一步步走过来。我觉得,“演奏的状态”一定不能丢。即便用EQ和压缩把声音弄平了,我最后还是会补偿一些出来。我混的东西不太张扬,但动态和情绪肯定会有。有的混音特平特扁,我是特别接受不了的。另外,我也不喜欢刺激的高频,有人觉得可能会有点偏软吧。这也可能跟我最近几年做很多影视工作有一点儿因果关系。
黄:我觉得我们这次《药神》的混音还是很稳的。我分别在十几家影院看了片子,专门听了音乐音效,都没有特别过分的情况,很平实。
时:不过首映那天我被吓到了。那是在清华大学的一个礼堂里,用的线阵列,低频差点儿把我震吐了,当时就怀疑自己的低频是不是加得太多。后来发现动效和人声说话也有问题,才确定不是我们混音的缘故,而是回放设备环境。
黄:其实那个担心也没必要,至少我们在混录棚里效果是OK的。
时:嗯。电影院的声音曲线跟人耳曲线差不多,低频多,中频和中高频凸起来,到高频就下去了,很少。所以影院音响里超低频多,500-600Hz的中频也多,2-3kHz再起来一下,7-8kHz之后就没有了。
虽然首映那天声音不太理想,但一点不影响人被片子感动。我混音的时候总是有几场戏过不去的,一到那里控制不住,眼泪就下来了。就这样我都听了多少遍了,首映时看还是没控制住情绪,所以感染力还是挺大的。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原本的电影配乐有一些堪称是精华的弦乐曲子最后被剪掉了。